来自美国波士顿
更专业的论文润色机构
400-110-1310

咨询学术顾问:400-110-1310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9:00-23:00

建议反馈/客户投诉:Editsprings@163.com

微信扫码二维码,添加学术顾问企业微信

您还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按钮,与人工客服直接对话,无需等待,立马接入。

在线咨询
欢迎关注“艾德思EditSprings”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获取最新优惠和写作干货,
随时手机询价或咨询人工客服,更可实时掌握稿件
进度,加速稿件发表。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服务号

40年前国运改变从这9页手稿开始图理论动态孙长江真理,图,理论,EditSprings,艾德思

网络 | 2018/11/21 15:24:25  | 344 次浏览



  40年前 国运改变从这9页手稿开始

  编者的话:改革无停顿,开放不止步.回望四十年,这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始终决定着当代中国命运.从凤阳小岗村的包产到户到如今推动"高质量发展';从"超计划利润提成奖'的清远经验到如今自由贸易区/贸易港的全新战略布局……顶层设计与生动实践相互呼应,源源不断带给老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从今天起,本报开启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特别报道——<见证>专版,北青报记者深入各个行业,让"实物'见证历史,让百姓讲出期盼,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折映精彩的未来.

  首都师范大学校园内一间摆满了文件柜的办公室里,首师大原纪委书记潘亮打开柜子取出一个大文件袋,小心地从里面捧出9页八开大的复印稿纸,递给北京青年报记者.稿纸上的内容是一篇论文的修改手稿,第一行用钢笔写着论文标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题是<实践是检验真理检验路线的唯一标准>,改稿人划掉了"检验路线',最终定题为40年前那篇改变了中国国运的论文.

  这位改稿人叫孙长江.1978年,他在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工作时,成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重要撰稿人和最终完稿人.五年后他调至北京师范学院(即现在的首都师范大学)担任哲学系教授,直至离休.多年前,他把这份修改手稿的原件捐给了北京历史博物馆(即现在的国家博物馆),前年听说潘亮正在筹建首师大校史馆,他就把复印件交给了潘亮."这份复印件太珍贵了,一定会成为我们校史馆的重要展品.'潘亮说.

  9页手稿摊开在办公桌上,潘亮和北青报记者一起细看上面的手迹.窗外传来校园里年轻人的笑声和北京三环路上的喧嚣声——这是21世纪的北京.历经4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然天翻地覆.但是如今的一切,都始于40年前的这篇论文.

   关于稿件的出炉

  南北两篇论文被"捏在一起'

  此手稿为胡耀邦审前最后定稿

  1978年,刚刚从浩劫中走出来的中国走到了十字路口.

  "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一年有余,但是"四人帮'造成的精神枷锁依然禁锢着一些人的心灵,长达十年的动乱在整个社会投下的阴影不是轻易就能驱散的.整个国家贫穷落后的局面亟待打破,可是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大部分中国人仍在迷雾之中.尤其是1977年2月出炉的"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更是让拨乱反正/落实政策/改革生产关系/发展经济等一系列紧迫的工作无从下手.

  就在这个时候,1977年末到1978年初,在南京和北京,各有一位中年知识分子面对思想的迷雾,不约而同地挺身而出,拿起笔写下了题目非常相近的两篇论文——在南京,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在医院陪护妻子时,连夜在医院走廊里写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北京,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孙长江写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7年7月21日,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并且提出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中央党校的学员中开始了有关"真理标准'的讨论,正在党校高级班学习的<光明日报>新任总编辑杨西光也参加了这场讨论.1978年4月初,胡福明的论文拟在<光明日报>的哲学专刊上刊出.杨西光看到后,认为论文提出的问题很重要,但联系当时的实际还不够有力,提出修改后可以在<光明日报>头版发表.同时,杨西光听说了孙长江的同题论文,于是邀请孙长江/胡福明和<光明日报>的编辑一起修改撰稿.最终,两人的两篇论文被孙长江"捏'在一起,数易其稿,定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送胡耀邦同志审阅后,于1978年5月11日在<光明日报>发表,<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转载,新华社向全国发通稿,之后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的报纸陆续转载.

  在这份修改手稿第一页的最上面,有时任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主任吴江的亲笔签名:"请即排印15份,送胡(耀邦)/杨(西光)各一份,五月十日(<理论动态>)那期用.'说明这是送去编辑部前的最后一稿.

   关于孙老的创作

  9页修改手稿

  见证孙长江的贡献

  40年过去了,一南一北两介书生如今都在家中安度晚年.只是,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时,署名是"本报特约评论员'.由于历史的原因,世人大多知道胡福明是此文的撰稿人之一,却鲜有人知道孙长江的名字.而北京青年报记者此次辗转找到的9页修改手稿,是<实践>一文付印前的最后一版修改手稿,见证了孙长江对这篇论文的历史性贡献.

  首都师范大学校园内有几栋老式楼房,今年85岁高龄的孙长江就和老伴居住在这里.像很多老知识分子的家一样,这套房间简朴而干净,沙发上蒙着沙发巾,家具都是旧式木制,茶几上摆着全家福照片,照片上孙老夫妇被两个女儿和几个孙辈环绕着.北青报记者到访时,孙老就安静地坐在沙发上,只是因为脑部疾病,他如今已经无法进行顺畅交流,但一生经历的风雨都篆刻在脸上安详密布的皱纹里.

  孙长江1933年出生于福建厦门,虽是南方人,却是一副身材魁梧的北方大汉的样子.他自幼跟母亲在泉州长大,靠母亲当小学教员的微薄薪水读到中学.1949年9月,正读高二的孙长江报名参加了解放军,随部队到福建永安剿匪.1952年,他从部队被送到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学习,自己挑选了历史专业.青年时代的孙长江勤于独立思考,大学毕业文章写的是<论谭嗣同>——他对谭嗣同的研究还引来著名学者李泽厚与他进行了一场笔墨讨论.毕业后他留在人大任教,"文革'期间被下放到江西余江县劳动,1973年回到人大哲学系工作.1978年初,他调到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工作,在那里,他和老领导——时任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主任的吴江一拍即合,要写这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吴江是中共资深理论家,他在自己的著作<十年的路——和胡耀邦相处的日子>里回忆道:1978年初,他和孙长江谈起中央党校第一期理论班学员正在针对"两个凡是'和"真理标准'进行的讨论,孙长江自告奋勇为<理论动态>写一篇论文,澄清一些糊涂认识,发给学员参考,题目就定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起草过程中,理论班学员杨西光送来了胡福明的那篇稿件."我看了来稿,觉得论文写得还是有勇气的,只是理论和逻辑性不足.我将来稿交给孙长江一并处理,请他与他正在起草的论文捏在一起,题目还是用我们原定的.'论文最后就是由吴江定稿并送胡耀邦审阅的.

   关于稿件的修改

  修改稿突出"唯一'二字

  全文增加了四个小标题

  9页孙长江的修改手稿复印件在北青报记者面前一字排开.可以看到,每一张上面,孙长江都把大样(胡福明的稿子经<光明日报>多次修改后的版本)一段段剪下来,贴在稿纸上,然后在稿纸空白处写满了字迹.事实上,这一版修改稿已经是他多次修改后/正式排印前的最后一稿.

  据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回忆, 孙长江将两篇论文捏合到一起的经过是这样的:"他一边写, 一边将<光明日报>送来的大样可用的段落和长句 剪下贴上.捏在一起的结果是, 形成了一个6600多字的新的稿.其中剪贴<光明日报>稿中2700来字.'

  历经多年,修改手稿上的钢笔墨水痕迹已经有点儿黯淡,但是其中体现的思考脉络仍清晰可见.例如论文第一部分的小标题"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就是孙长江手写加上去的,第一部分的整个第二自然段也是他手写加上去的.

  这里他写道:"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毛主席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新民主主义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论>)这里说:'只能'/'才是',就是说,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属实,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诉为标准一样.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科学史上的无数事实,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显而易见,孙长江这里在原稿的基础上强调了"唯一'的重要性,紧扣论文标题.他在后来的回忆论文中也表示,这篇论文的初衷就是为了强调"唯一'二字:"我和吴江都认为,当时在一些领导干部中流行的'两个标准'思想是错误的,是糊涂观念,要澄清,所以我一开始的命题就是'唯一'.因为我们要解决的就是'两个标准'会带来的思想混乱的问题.'

  通看全稿,越往后孙长江撰写的部分越多,而且全文四个小标题都是他加上去的.

  <光明日报>也曾在1985年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写作和发表的经过>中证实:"胡福明同志是初稿的执笔者,孙长江同志最后执笔完稿.'胡福明则在回忆论文里说:"给这篇论文修改/提建议的有多位同志.杨西光主持这篇论文的修改发表,马沛文/王强华/吴江等同志都参加了修改.孙长江下大力气修改了论文.因而这篇论文成为集体创作.'

  关于论文的影响

  稿件见报后作者曾准备坐牢

  历史已得到的就不会轻易失掉

  每一个经历过那个阶段的人都知道,那样的论文发表需要多大的勇气.事实上,论文发表后引发的思想和政治上的震动,超出了孙长江/胡福明乃至杨西光/吴江的意料."论文发表后,有人说这是一篇砍旗的论文,当时我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孙长江曾说.

  论文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是从根本理论上对"两个凡是'的否定,由此引发了全国范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实践>一文深深影响了孙长江的后半生,至今他仍然认为"1978年对于我来说,是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一年.'对改革开放他一直持乐观支持的态度:"中国的改革开放终究还是一步一步地在前进.我坚信,历史已经得到的就不会再轻易失掉,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面对这篇论文的历史功绩,他曾在回忆论文中谦逊地表示:"这场(真理标准的)讨论绝不是由某个/某几个'秀才'灵机一动或冥思苦想而引发起来的.这场讨论是历史的产物,这篇论文也是历史的产物.'

 

 

 

更多科研论文服务,动动手指,请戳 论文润色投稿期刊推荐论文翻译润色论文指导及修改、论文预审

语言不过关被拒?美国EditSprings--专业英语论文润色翻译修改服务专家帮您!

上一篇:SCI论文辅导机构哪家好?艾德思实力解析

下一篇:29岁天大博导真牛不到两年发表5篇SCI论文,真牛,SCI,EditSprings,艾德思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凡注明来源为“EditSprings”的论文,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EditSprings并附上论文链接。

最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