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不"唯文章',但也千万别变成"唯关系'
众所周知,在目前,高校老师凭职称靠的一般不是教学,而是科研,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看您发表科研文章的数量,这就是所谓"唯文章'做法.
其实近年来,对于"唯文章'这一做法的质疑声一直很大.因为"唯文章论'带来了很多的弊端,比如:文章抄袭造假/学术行为不端等.
这一次,似乎终于是动真格了.2018年10月23日,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五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决定开展清理"唯文章/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专项行动.
这次专项行动很硬,也被不少人所看好.
1.
"唯文章论'到底错在哪呢?
首先,评价指标单一,只用文章这样一个维度来考核老师,这必然是不合理的.这就等于给老师一个信号,您只要多发表文章就行了,教学啥的都不重要,反正也不计入考核.
其次,"唯文章论'这一评价考核体系,看的更多是文章的数量,而不是文章的质量.所以,您知道吗?中国每年的文章发表数量几乎是全世界最多的,但是真正有含金量的其实非常少,更别提这其中还充斥着各种抄袭作假的论文了.
另外,用文章来作为考核标准,为的就是个职称和福利,这样的功利性是不是有点太强了呢?笔者完全支持,搞学术研究的人应该得到体面的收入,但是如果当所有搞学术研究的人眼里只有金钱的话,这绝对是不正常的.
如此看来,清理"唯文章论',是势在必行了.
2.
作者俞杨对"唯文章'的做法有一句一针见血的评论,笔者引用如下:繁荣的是学者的头衔,冷落的是国家的科研.
现在的很多大学老师,其实根本就不像是教书的,完全一心扎在了科研写文章上,给学生上课只是敷衍了事.所以也导致,现在的高校内出现了很多因为老师的原因导致的水课.
有多少大学老师,除了上课,其余的时间学生从来找不到他?说是上课,无非是把那些陈年冷饭炒了又炒/炒了又炒.
可曾想过学生的感受?
本科教育质量又该怎样提高?
网上火过一些数十年只讲课不评职称的老师,笔者承认他们的风范和不易.但是,从一方面来说,讲课这难道不是老师的基本义务吗?
这不也就从侧面反映出现在有太多的老师不好好讲课的问题吗?
现状就是如此,大流就是这样,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随大流.
只是,这样的"大流'真的要改改潮水的方向了.
3.
关于清理"唯学术论'之后怎么做,有专家意见采用"同行评价体系'.
同行评价体系,应该说是国际上比较通用的一种做法了,由相同领域的其他专家/学者对您的研究进行专业性的评估,然后做出令人信服的依据.
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但真要落实的话一时间恐怕还没那么容易.
由于我们一直以来没有这种同行评价的传统,又是一个注重关系的人情社会,所以如果实施不好的话,很多人很可能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始不讲真话,甚至拉帮结派互相吹捧,从一个极端变成另一个极端,变成"唯关系论'.
所以,清理"唯文章'迫在眉睫,但也要小心变成"唯关系论'.
不过,我们还是应该多抱点希望和信心,新事物在刚诞生时总是弱小的,伴随着问题的,但是新事物也终将会战胜旧事物,希望那一天早点到来,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
更多科研论文服务,动动手指,请戳 论文润色、投稿期刊推荐、论文翻译润色、论文指导及修改、论文预审!
语言不过关被拒?美国EditSprings--专业英语论文润色翻译修改服务专家帮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凡注明来源为“EditSprings”的论文,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EditSprings并附上论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