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国波士顿
更专业的论文润色机构
400-110-1310

咨询学术顾问:400-110-1310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9:00-23:00

建议反馈/客户投诉:Editsprings@163.com

微信扫码二维码,添加学术顾问企业微信

您还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按钮,与人工客服直接对话,无需等待,立马接入。

在线咨询
欢迎关注“艾德思EditSprings”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获取最新优惠和写作干货,
随时手机询价或咨询人工客服,更可实时掌握稿件
进度,加速稿件发表。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服务号

揭秘儿童阅读障碍与儿童孤独症,是病!怎么治?EditSprings艾德思

艾德思 | 2016/10/28 00:00:00  | 1035 次浏览

“孩子们阅读能力的提升,是整个学习开展的基础。”然而,儿童阅读障碍的发生率已经达到了平均3.5%左右,每一百个孩子里,将近四个孩子阅读困难!同属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类的病症里,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也在逐年以令人震撼的速度上升!我们对这两个名词有所耳闻,甚至闻之生怯,但它们因何而发,如何诊治,却一直是未解之谜。

大学问网有幸邀请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宋然然教授,听她用其丰富的调查研究经验,为我们陈述两者背后的秘密。

人物简介:宋然然,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类疾病的相关研究,包括儿童学习困难、阅读障碍、孤独症谱系疾病等;从认知行为特点,分子遗传学变异以及脑功能成像等方面,研究其发生机制。近年来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湖北省卫计委基金等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十余篇。担任湖北省儿少卫生专业委员会秘书。

 

>>系心于儿少卫生,专研于寻果问因 << 


学问君:您从本科的学业到后来从事的工作和研究,似乎一直都是以“儿童阅读障碍”等儿少卫生问题为轴心展开的,您这样做出选择的原因是?

 

宋然然:我从本科开始便在华科同济医科院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专业学习,工作之后也继续从事这个专业。我这样选择的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历史的传承。“阅读障碍”是“学习困难”的一种,“学习困难”中80%的孩子都有“阅读障碍”的症状。同济儿少卫生专业领域的老一辈教授们,包括我的导师吴汉荣教授,他们在“儿童学习困难”研究领域已经有了相当卓越的积累,为我们的后续研究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

其二:当下社会现状。现在孩子们的学习能力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多数的家长,同时也是整个教育界、医学界尤为关注的重要话题。所以我很想通过相关研究,来挖掘出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

 

学问君:那您主要采用什么方式去做这块研究?

 

宋然然:事实上,“阅读困难”领域的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我们这边是从儿童汉语阅读障碍的诊断做起,分为三部分工作:

首先是人群筛选,我和我的团队正在着手制定规范化的系统筛选工作,包括诊断所需的量表,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并希望制定出一个湖北省乃至全国地区的常模,让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诊断有个统一的标准;

其次我们在湖北省选出了七个调查点,做了将近四万学龄期儿童人群(3~6年级)的流行病学调查。我们想以此来了解湖北省地区小学阶段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了解儿童在“阅读障碍”这种情况发生时的基本状况,以及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们阅读能力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

最后通过前期铺垫,作为医学背景出身的研究者,我们会很想知道这些疾病发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们这个团队近几年研究的核心内容。所以我们从环境和基因,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做了一些探讨,并因此发现了遗传变异即部分基因位点对“阅读障碍”的影响。

另外,因为孩子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其阅读能力和家庭环境、家庭中父母的阅读能力密切相关,我们的研究也发现家庭阅读环境的影响作用,希望可以联合遗传作用,更深入地探讨发生机制。

 

学问君:调查样本为什么主要选取3-6年级的小学生?

 

宋然然:一般而言,我们不会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做“学习困难”和“阅读障碍”方面的诊断。这两个年级的有些孩子可能会表现出暂时性的学业落后或学习能力较差,很有可能是他们还不适应学习教育的环境导致。

 

学问君:可以分享一下您在湖北地区调查过后的结果吗?

 

宋然然:就我们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各个调查地区的数据比较稳定,目前出现“阅读障碍”情况的学生占比为3.5%到4%之间,平均下来在3.5%左右。这个比率和国外的一些调查结果相较而言要低一些,可能与我国使用的汉字有关。

从影响因素来看,家庭经济情况、父母文化水平、孩子学习习惯、家庭阅读环境比如家庭购书频率和藏书多少、父母是否固定陪伴孩子阅读等都有较大影响。

比较有趣的现象是,母亲的文化程度对于孩子的影响会更大一些,这两者成正比。

比较富有时代气息的因素是,孩子对于电子产品(电视、手机、ipad等)的使用。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家长对于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内容和时长有所约束和规范,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但是使用时长和内容因人而异,我们暂时无法给出准确的数据指导,根据我们当前的调查,可能控制在每天1到2小时之间,更多使用电子设备开展教育类的活动等会比较合适,后期我们会继续调查。

 

>>“儿童阅读障碍”有关常识亟待普及<<

 

学问君:对您个人来说,您更倾向于将“儿童阅读障碍”定义为?

 

宋然然:我个人更倾向于将它定义一种综合症。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一类孩子——识字、写字速度缓慢;无法合理调整写字时的字体结构、字体形态;漏写或者颠倒笔画;读书时加减字、跳行等。

从前家长和老师会容易主观认为这些状况缘由于孩子态度不认真,我们的调查研究以及从医学上搜集到有关孩子们基因和遗传等证据给出来,有利于家长老师们意识到这些状况并非能由孩子主观决定,而是孩子们的确存在阅读能力有限的情况。

 

学问君:面对这种情况的孩子,家长正确的处理方法为?

 

宋然然:首先最重要的是要确定孩子们的问题根由,而非一味地去埋怨责备,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在倡导的理念。家长们对于这种病症的具体存在有所了解后,情感上可以接受,对待孩子的态度也要随之改变。

其次便是治疗。国外目前已经有一套比较系统的治疗方案,他们的小学会有专业的老师来针对这部分特殊学生,在课后做一些比较针对性的训练和辅导,甚至到他们家里来帮助他们缓解症状。国内目前还不存在这样系统的治疗方案,我们的建议是家长要尽可能陪伴孩子,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学习新的知识,适当地加强对于孩子的训练,将他们落后于其它孩子的能力慢慢地弥补起来。通过我们目前的调查研究,家长更多地和孩子一起读书、写字、学习等,对于孩子的症状是有影响的。

 

学问君:“儿童阅读障碍”与孩子们的年龄增长是否相关?

 

宋然然:根据我们的调查,随着孩子们年龄的上升,这种症状会有一定的缓解,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尽早对孩子们采取措施的原因。

 

>> 病因尚未明确,儿童孤独症“没得治”? <<

 

学问君:资料显示,您近几年开始有了一些关于“儿童孤独症”的研究项目。从“儿童阅读障碍”到“儿童孤独症”,您这样转化的原因在于?当前的研究进展如何?

 

宋然然:“儿童孤独症”和“儿童阅读障碍”都属于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类的疾病,前者可能更广为人知。目前在医院有专科和部分专业的机构开展针对“儿童孤独症”的诊断和治疗。我个人希望在老教授的传承下,即在研究“儿童阅读障碍”的同时,也可以针对同类型的高发疾病,即“儿童孤独症”展开一些相关的研究。当前对于它的研究开展并不甚多,主要集中在从遗传学角度开展对其发病机制的探讨。

 

学问君:近年来,“儿童孤独症”的发病率越发频繁,您可否从专业的角度来谈一下,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

 

宋然然:我们从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进展可以得知,这种现状是由于一些综合原因导致的。它真正的病因目前并不明确,人们从不同方面开展了病因学机制的研究和探讨。

当前各个团队主要是从环境因素、遗传机制、神经生物学改变、以及近年来提出的肠道微生物菌群改变等方面来开展工作。

 

学问君:家长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可能患有“儿童孤独症”?

 

宋然然:孤独症的表现主要有三点:社交、语言障碍、刻板行为、兴趣低下。

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在排除孩子听力不存在障碍的情况下,呼叫孩子的名字,观察其是否会有回应,是否会有目光的注视等。在语言上,观察其它同龄儿童都可以开口说话时,孩子是否可以同步。

但总的来说,对于家长而言,很难自己判断,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对于孩子生长和智力发育情况的观察后,如有担忧,应该及时将孩子带到医院进行确诊。

 

学问君:您刚才提到的三点表现,似乎和人们常说的“儿童自闭症”很相像,这两者有何关联吗?

 

宋然然:其实“自闭症”是老百姓间一个通俗的命名,究其根本,就是“儿童孤独症”,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中最多的一个类型。

 

学问君:您对于“儿童阅读障碍”的研究已经小有成果,“儿童孤独症”刚刚启航,您对于自己接下来的研究发展有何计划?

 

宋然然:我会带领我的团队更加深入地去研究“儿童汉语阅读障碍”,比如说我们会规范标准化诊断方法、深入寻找疾病病因、探讨疾病发生机制等。当然,对于“儿童孤独症”的研究我们也会加大力度,更加深入。另外我们会尤其着力于家长的干预方面的研究,学习借鉴一些国外的干预策略,再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修缮,用科学的方法去评估干预效果。我们很希望能在这一块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

 

✦记者/陈欢   ✦编辑/陈欢   ✦排版/陈欢

>> 本文为大学问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上一篇:不靠导师第一次投SCI论文就接收了

下一篇:软骨组织工程成为主流技术指日可待-EditSprings艾德思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凡注明来源为“EditSprings”的论文,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EditSprings并附上论文链接。

最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