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涂亚常是成都体院的一名退休干部,他是希望工程最早的志愿者,除捐款8000余元帮助11名孩子外,16年来他成功募集到135000余元,帮助了近300名失学娃重拾书本.他和老伴的收入其实并不高,每月只留下一点点钱保证夫妻俩的生活,其余全部都寄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娃娃.
自掏8000元
帮11个山区娃
涂亚常住在成都体院家属区,这套60平米的福利房很拥挤,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家具,都老旧不堪.不要以为老人家吝啬,从1993年至今,他陆续捐出了8000余元给希望工程,资助了11位失学孩子回到课堂.
"1989年10月希望工程启动以前,我就一直在资助营门口福利院的残病儿童.'涂亚常说,后来得知希望工程启动,他非常高兴,立即与省青基会联系,当上了最早的一批希望工程志愿者,和省内贫困山区的11个失学娃结上对子.那时他的月收入才100来元,但每月都要给这些娃娃邮寄学费和生活费.
募得万
近300个娃复学
1994年,省青基会收到岳池县廖小蓉/廖青山姐弟写来的求助信.作为志愿者的涂亚常立即去核实,然后到处劝募,帮助这对姐弟.
压在涂亚常箱底那厚厚的一撂账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钱款和物品,这不是他捐给孩子们的,而是他劝募来的善款和物资,一共有135000多元,共帮助了近300个失学娃娃重返课堂."只要听到有娃娃失学,就不得不管.'涂亚常说,他和老伴儿的收入不高,每月余下一点点保证基本生活,其余的全部给那些娃娃寄去.得知老两口的生活也不宽裕,省青基会曾要求他不要再捐了,可涂亚常听不进去,他说:"吃了又怎样?穿了又能怎样?还不如捐给希望工程,这可能会改变好多娃娃的人生.'
每当收到那些娃娃家长寄来的鞋垫/自制的蜂糖,哪怕只是一封短信/一句问候,涂亚常也会特别高兴.老人家总会翻出65张奖状/证书,一张张仔细地看,"我不看重生活要求,只看重这些荣誉.'如今,他的孙女儿也拿出压岁钱,开始帮助失学娃娃啦.
更多科研论文服务,动动手指,请戳 论文润色、投稿期刊推荐、论文翻译润色、论文指导及修改、论文预审!
语言不过关被拒?美国EditSprings--专业英语论文润色翻译修改服务专家帮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凡注明来源为“EditSprings”的论文,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EditSprings并附上论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