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国波士顿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进行登录
来自美国波士顿
来自美国波士顿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进行登录
来自美国波士顿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进行登录
原标题:220名希望学子的"姜爸爸':不论富裕与否 能帮一个是一个
东北网11月27日讯(王丹阳 见习记者 崔昕 记者 杨帆)在黑龙江省鸡西市,有这样一位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姜先生.十一年间,他省吃俭用,为黑龙江省希望工程捐款70余万元,援建了一所希望小学,捐助了35名小学生/34名初中生/19名高中生/132名大学生.从无人理解到人人敬佩,他,就是孩子们口中的姜爸爸.
乐于助人的姜先生.图片由青基会提供
姜先生家住鸡西,曾是一名普通职工,56岁的他现在处于半下岗状态.虽然收入少了,但今年他还是捐助了6名学生."能帮则帮'是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多年来,他也在力所能及地兑现自己的诺言.
姜先生(右二)和希望学子们在希望工程展板前驻足观看.图片由青基会提供
2007年暑期的一天,姜先生无意间在电视上看到有孩子需要资助的消息,节目播完后,他脑子里一直回放着一句话"孩子高考考了600多分,却因为家里穷念不起.'他转头与坐在身边的妻子商量"咱们也帮一个吧?'没想到这一帮,就是十一年.
姜先生与孩子们的书信.图片由青基会提供
姜先生夫妻俩生活节俭,但在捐资助学上,二人没犹豫过."钱多少是多,一天不过三餐,睡觉也就需要一张床.莫不如用这些钱帮助困难的孩子.'"您也不富裕,钱留着做什么不好?'/"贫困的孩子那么多,您帮得过来吗?'……面对这些提问,姜先生说:"咱能管一个是一个,管一个就少了一个困难孩子.'
十一年间,孩子们一个一个长大,姜先生早已"桃李满天下'.他把受助生当自己的孩子对待,他与捐助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同在一个微信群,时常与孩子们聊天/视频.从过去拆不完的书信,到假期孩子们的探望,再到现在每一天的问候."我资助的学生里有8个硕士/2个博士.'姜先生骄傲地说:"我们的收获,远比付出多.看到孩子一天天的有出息,高兴!自己做的都值!'
如今看到这么多的孩子叫他姜爸爸,亲朋间曾经的无人理解也都变成了羡慕,甚至有人也学着他投身到公益事业.孩子们总说要报答他,但他给孩子们的回答只有八个字——为国尽忠,为家尽孝.
姜先生很普通,但也很伟大.孩子们常说,姜爸爸带给他们的不仅是金钱上的资助,更是精神上的支持.在这个大家庭中,有那么多优秀的兄弟姐妹,不论何时何地/遇到什么问题,都会有人解答.他们不会再因为贫穷而自卑,不会再因为无助而怯懦,因为在他们背后,有一个可以安心依靠的家.
原标题:220名希望学子的"姜爸爸':不论富裕与否 能帮一个是一个
更多科研论文服务,动动手指,请戳 论文润色、投稿期刊推荐、论文翻译润色、论文指导及修改、论文预审!
语言不过关被拒?美国EditSprings--专业英语论文润色翻译修改服务专家帮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凡注明来源为“EditSprings”的论文,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EditSprings并附上论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