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国波士顿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进行登录
来自美国波士顿
来自美国波士顿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进行登录
来自美国波士顿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进行登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1637005, 21607149)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环境研究所贺泓院士团队在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NH 3 -SCR)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Polymeric Vanadyl Species Determine the Low-temperature Activity of V-based Catalysts for the SCR of NO x with NH 3 '(聚合态钒氧物种决定了钒基催化剂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低温活性)为题,于2018年11月30日在 Science Advances (<科学进展>)在线发表.文章链接:.
氮氧化物(NO x )是一类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参与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灰霾等一系列大气复合污染,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人类活动产生的NO x 主要来源于电厂等固定源和机动车等移动源的燃烧排放.NH 3 -SCR是去除固定源和移动源NO x 的主流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催化剂体系是钒基催化剂.但是,由于SCR反应的复杂性,目前对于钒基NH 3 -SCR的微观反应机理认识仍不完全清楚.另一方面,由于高钒负载量催化剂具有催化SO 2 转化为SO 3 副反应/钒氧化物具有生物毒性等问题,因此开发低钒负载量且具有优异低温活性的新型钒基催化剂是目前SCR技术应用的迫切需求.
贺泓院士团队借助量子化学计算方式从原子水平阐明了钒基SCR催化剂去除NO x 的微观基元反应全过程(图1),明确了聚合态下钒物种间的耦合作用缩短了活性位再生的反应路径,并显著降低决速步能垒.理论和实验均证明低聚态钒氧物种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单体钒氧物种,是低温SCR去除NO x 的活性位.在理论指导下,研究团队在实验上成功通过控制催化剂表面硫含量,设计合成出低聚态氧化钒活性中心结构,实现在低钒负载量(1 wt%)下低温SCR活性的显著提升(图2).该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重型柴油车尾气净化的低钒高活性SCR催化剂开发和量产.
更多科研论文服务,动动手指,请戳 论文润色、投稿期刊推荐、论文翻译润色、论文指导及修改、论文预审!
语言不过关被拒?美国EditSprings--专业英语论文润色翻译修改服务专家帮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凡注明来源为“EditSprings”的论文,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EditSprings并附上论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