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娟,1983年出生在安徽省金寨县张湾村.著名的"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黑白照片中,苏明娟手握铅笔,浓密的黑发/尖尖的下颏,一双充满求知渴望的大眼睛触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那幅题为"我要上学'的"希望工程'海报成为一个时代的影像记忆,苏明娟个人的一小步其实是中国教育事业的一大步.
摄影师解海龙拍下那幅著名的照片是在1991年的春天.那时,苏明娟只有8岁,刚上小学一年级.如今,35岁的她坐在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的办公室里,身穿粉色外套,短发齐肩,略施粉黛,眼睛仍然那般明亮.身为这家银行的团委副书记,她身上散发着白领女性特有的职业干练.关于那张照片的故事,她一定已经给很多人讲了很多次.
苏明娟 : "那是一个春天,我正在教室里上课,突然看到有一群人走进我们的校园,然后走进我们的教室就拿着照相机在我们教室拍拍拍!'
读书是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径
安徽金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全国第二大"将军县'.这里山多地少,历来非常贫困.苏明娟家一家四口人,每年来自土地的收成仅够吃上几个月,父亲不得不起早贪黑上山砍柴/下河打鱼,贴补家用.1990年,苏明娟进入张湾小学读一年级,每个学期六七十元的学费,成为家里最大的负担.
苏明娟 : "虽然当时经济上有些困难,但父母还是希望我能上学,能够学到一点知识.因为在那个时候,读书是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径.'
当时贫困地区基层财政捉襟见肘,农村地区教育经费严重短缺.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义务教育年限提高到九年.但是贫困之下,部分地区辍学率超过了90%.父母希望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而读书的路却并不好走.
苏明娟 : "我们那个校舍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舍,是以前一户人家的祠堂改建的,窗户没有玻璃,是薄膜纸糊起来的,冬天的时候都被风吹破了.教室里没有电灯,也没有取暖的设备,我们都长冻疮.一个班三四十个学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有.教室里只有桌子和黑板,我们坐的板凳都是自己带过去的.'
那时,改革开放已经走过十多个年头,全国上下迫切感到:发展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把我国从人口大国变为经济强国的根本途径.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1989年,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希望工程',帮助贫困地区的少年儿童完成学业.苏明娟想必不知道,在她上学的那一年的5月,就在金寨县,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金寨县希望小学正式成立,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校名,全国希望工程由此开端.
1991年5月,摄影师解海龙来到金寨,他的相机让苏明娟与"希望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1992年4月,青基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把解海龙拍摄的2000张关注贫困地区教育的照片分发给媒体,其中就包括这张<大眼睛>.
苏明娟 : "当时我并不知道这张照片拍得这么出神/这么好,后来在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收到一份报纸,上面有我这张照片,说这张照片已经被作为'希望工程'的宣传画了!'
这双大眼睛震撼了千千万万中国人,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市民,从花甲之年的老者到幼儿园的孩子,纷纷为"希望工程'慷慨解囊.邓小平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两次为"希望工程'捐款;天津小学生周桐捐出自己准备买变形金刚的27元零用钱,成为第一个为"希望工程'捐款的小学生……苏明娟所在的学校也得到了资助.
这张解海龙于1991年4月在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三合中心小学拍摄的小学生苏明娟在认真听课的照片,成为"希望工程'形象标志(中国影像门户 供图)
苏明娟 : "我上初中的时候,我们这个张湾小学就建了新的校舍,是一栋3层的小楼.后来学校接受了很多资助,校舍/各种硬件设施都得到了很大改善,多媒体/电脑……都有.'
她将第一笔工资捐给了"希望工程'
苏明娟的生活轨迹也因为"希望工程'而改变:天津的一位退休老人不仅对她进行资助,还为她打开了一个"外面的世界'.
苏明娟 : "他对我特别关心,不光对我进行物质上的帮助,还经常给我写信,教育我/打开我的精神世界,告诉我外面的一些精彩的事情.'
后来又有其他捐助者试图捐助苏明娟,善良忠厚的父亲对苏明娟说:"这些钱我们不能要,因为我们已经有别人的帮助了.我们还能干活,还能养活您和弟弟.'在捐助人拒绝收回捐款的情况下,苏明娟将这笔钱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
1997年,14岁的苏明娟成为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并赴北京参加大会,整个大会堂的与会代表属她最小.会后她被选举为团中央候补委员.
2002年,苏明娟考入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学习金融专业.
苏明娟 : "在我家乡的小学读的小学/初中,然后到县城里读的高中.我自身还是很想上学,我觉得多读一点书/多学一点知识对以后有非常大的作用.'
上大学后,苏明娟通过勤工俭学赚取生活费,却将青基会提供的助学款转赠给其他贫困大学生.2005年参加工作后,她将人生中的第一笔工资捐给了"希望工程',之后每年定期捐款,从未间断.
2018年5月29日,苏明娟给母校金寨三合实验学校的学生们发放礼物 新华社记者王从启摄(中国影像门户供图)
中国教育事业不断前进
200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初步解决了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义务教育问题.201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4204亿元,占GDP比例超过4%,这也是我国连续6年实现这一目标.
2018年秋天,苏明娟的女儿就要上小学了.有一天,她会在自己的语文课本上读到一篇课文,题目叫<渴望读书的大眼睛>,那是妈妈的故事.
"您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专注.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您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
更多科研论文服务,动动手指,请戳 论文润色、投稿期刊推荐、论文翻译润色、论文指导及修改、论文预审!
语言不过关被拒?美国EditSprings--专业英语论文润色翻译修改服务专家帮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凡注明来源为“EditSprings”的论文,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EditSprings并附上论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