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国波士顿
更专业的论文润色机构
400-110-1310

咨询学术顾问:400-110-1310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9:00-23:00

建议反馈/客户投诉:Editsprings@163.com

微信扫码二维码,添加学术顾问企业微信

您还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按钮,与人工客服直接对话,无需等待,立马接入。

在线咨询
欢迎关注“艾德思EditSprings”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获取最新优惠和写作干货,
随时手机询价或咨询人工客服,更可实时掌握稿件
进度,加速稿件发表。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服务号

地名研究是解开中华文明的金钥匙,EditSprings,艾德思

论文润色 | 2019/05/07 10:57:51  | 306 次浏览

   中华文明有着连绵不断的几千年历史,一座座古县/一条条胡同,它们的名字往往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沿革,如同"活化石',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对古地名的考释与研究,现代学科体系形成以来,更加科学而多元的研究方式被运用于地名研究,自2004年我国民政部启动"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受到学界的关注,学者们通过历史学/地理学/语言学/民俗学等多学科视角,打开了每一个看似平凡的地名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宝藏.地名研究呈现哪些趋势,就相关问题,湖南工业大学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专家彭雪开接受了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的采访.

   记者:中华文明有着连绵不断的几千年历史,如今大到一座城市小到一个胡同,其命名往往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沿革,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请您谈一谈,对地名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理解.

  彭雪开: 您所说这个话题,我在十几年地名研究中,一直在思考个问题.地名是人们生产/生活/交往等过程中,赋予特定地理空间一种能被人们识别的特有符号.它反映了人与自然/与社会/与自身的复杂关系,对人类文明史的宏观层面或微观层面,蕴含着大量人文价值.

  其一,地名研究,是解开中华文明的金钥匙.中华文明有5000年历史,这是常识.而国家产生是一个过程,它至少经历了族国到邦国到帝国(具备完全国职能的国家)的三个历史阶段.sci论文润色哪家好,editsprings有话说。这些知识你需要知道~

  距今5000年左右,是先秦文献所说的神农炎黄传说时代.这一时期,目前考古挖掘的10余座较大遗址中,发现大量文物,有大型城墙及宫殿/祭祀场所,有各种不同等级的墓葬/生产/战争工具等.学术界推断:其时己形成完整的国家形态.在中国文明史最重要标志——国家(帝国)形成的学科研究中,除了继续发现有价值的上古文献,地下文物考古实物及其文献资料外,应借助其它如地名学学科研究及方式,才有可能解开中华5000年文明史及史前史的文明密码.

  这是因为地名的生成/定命/命名/演变/稳定等,是自然史,社会史/人类史的综合反映.比喻说原始社会中晚之交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时期,尤其是父系社会晚期,即部落联盟时期,应是大量地名生成时期.地名生成,需要经过原始自然地名向地域地名/区域地名/权定地名的演进过程.而任何一个原始地名(单个),是众多原始地名的组成部分(群体).它涉及到聚落形态/初始农耕牧业/采集渔猎业,原始手工业等,而氏族语言或简单的刻画符号,便成了原始单个地名生成的催化剂.

  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氏族社会时期产物.最初起着氏族内部成员,同一血缘氏族之间,同一血缘氏族组成的部落联盟之间生产/生活/交往/交易等重要作用.因此,开展系统的地名研究,及由此产生的学术成果与科学方法方式,都将成为探索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中华文明史前史的金钥匙.其蕴含的人文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其二/地名研究,可以厚植为民理念.20世记80年代初到今年的两次次全国性地名大普查来说,从中央到地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组织了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及专家学者,取得了一系列地名普查成果,及地名研究成果.这些地名普查成果,地名研究成果,最终会惠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因为每一次全国性地名大普查,涉及到大量自然山水/土地田国/村庄聚落/行政村域/乡镇区划/集市集镇/城镇市区/企事业单位/名胜古迹等.实际上是一定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各类自然/社会/人类化资源大调查,方方面面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比如:撤乡并镇/撤乡并村,就涉及到辖境内的自然/环境/人口/人才/财政/聚落/集市/城镇/地域/社会/生态/教科文卫体等各类资源的重新组合.地名普查所转化各种科研成果,在更大范围内,更有利于科学的区划调整,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传承地域优秀历史文化.总之,每一次全国性地名普查成果及产生的科研成果,无论从动机/行为/践行/作用/效益诸方面,使老百姓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是通过地名普查社会活动,为老百姓谋福祉.这在党和人民两方面,进一步厚植了为民理念.

  其三/凝聚着家国情怀.从民族心理情感沉淀方面看,中国人普遍怀有家国情怀.我们每个人都有个出生地,故乡是铭刻回乡人的心灵图腾.这种心灵图腾产生,是乡土地脉/人脉/文脉,长期化育的结果.地名普查与地名研究,就能让更多的海内儿女,记得回家的路,感受地名历史文化的魅力.

   记者: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对地名文化的研究,比如古人很早就开始对<尚书>等典籍中记载的地名进行考证.据您了解,对地名的研究包含和涉及哪些方面?形成了哪些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彭雪开: 地名研究,究竟包含哪些方面.这涉及到地名学学科群建设.2018年10月27日,民政部地名研究所与湖南工业大学签定三年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湖南工业大学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究基地,双方合力加强地名学科群建设,力争二至三年内,完成地名文化学科硕士点建设;待稳定完善后,与国内其他高校合办硕博联读基地.为国家培养地名学方面高层次研究人才,更好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指示精神,助推国家/地方经济社会事业更好发展.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地名,源于甲骨文.有关史料记:到2014年10月止,已发现大约13万片甲骨,4000多个单字.从可识别的约2000个,皆已具备"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式,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其中据陈梦家先生统计:"卜辞中所记载的地名约500个以上.'华林甫教授认为:有1000多个地后可识可考.亦有"因山得名'/"因水得名'的命名原则.这应是文字地名最早的阐释.直到战国时的全国性地理著作<禹贡>中,对近90多个山水地名有简单的阐释;其中有"岳阳'"峄阳'"衡阳'"华阳'之载.这应是中国最早的简单考释了.秦汉以后,以及南北朝/宋元/明清直到民国,地名考证考释工作,逐步发展完善,多有名家/大家涌现.

  地名研究,虽然在地名学学科群建设方面很滞后了.但也可以根据现实条件及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由浅入深的研究.如开展地名学基础理论/地名文献史/郡县史前史/地名区划史/地名文化/地名考释/地名规划/地名管理/地名标准化/地名译写/地名数字化/舆情信息化地名档案及数字化管理等方面研究.至于以上地名研究,怎样进行科学的学科归类,有待当下地名学学科建设逐步发展与完善.

 

 

 

更多科研论文服务,动动手指,请戳 论文润色投稿期刊推荐论文翻译润色论文指导及修改论文预审

语言不过关被拒?美国EditSprings--专业英语论文润色翻译修改服务专家帮您!

上一篇:sci论文投稿以后能不能换邮箱?如何换邮箱?

下一篇:打造学生喜欢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教育论文,EditSprings,艾德思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凡注明来源为“EditSprings”的论文,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EditSprings并附上论文链接。

最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