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国波士顿
更专业的论文润色机构
400-110-1310

咨询学术顾问:400-110-1310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9:00-23:00

建议反馈/客户投诉:Editsprings@163.com

微信扫码二维码,添加学术顾问企业微信

您还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按钮,与人工客服直接对话,无需等待,立马接入。

在线咨询
欢迎关注“艾德思EditSprings”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获取最新优惠和写作干货,
随时手机询价或咨询人工客服,更可实时掌握稿件
进度,加速稿件发表。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服务号

艾德思:Nature子刊均多相融合调控二氧化碳定向转化研究获进展

论文润色 | 2019/06/21 10:20:04  | 357 次浏览



将CO 2 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具有缓解环境压力以及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的现实意义.近年来,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石峰课题组 致力于CO 2 催化活化和定向转化合成甲基胺及甲酰胺研究(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2017, 5, 5758; Chem. Commun., 2014, 50, 189; Chem. Sci., 2014, 5, 649; Chem. Commun., 2014, 50, 13521),成功创制出Pd/CuZrO x /Pd/Al 2 O 3 -NR-RD/Pd/C以及CuAlO x 等多相催化材料.

 

CO 2 活化转化铜基催化材料具有经济性好/环境友好等优点,但是往往面临着甲酰胺过度加氢生成甲基胺以致选择性差的问题.怎样通过铜等非贵金属催化材料结构调控选择性制备甲酰胺是目前亟需解决的课题.

 

受均相催化配体调控产物选择性的启示, 石峰课题组 通过1,10-菲啰啉(1,10-Phen)配体在CuAlO x 表面聚合的方式制备出一类氮掺杂碳膜"固体配体'修饰的均多相融合催化材料,成功实现CO 2 /H 2 可控合成DMF反应. 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2019, DOI:).

 

CuAlO x 催化剂表面"固体配体'的形成过程 

 

研究人员使用XRD/TEM等手段揭示了CuAlO x 表面氮掺杂碳膜形成的条件与过程,发现以1,10-菲啰啉为前驱体,氢气气氛下可以实现碳膜的可控构筑.

 

1,10-Phen和H 2 处理不同时间的CuAlO x 催化剂XRD图 

 

以XRD表征不同制备时间的催化材料发现,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层状碳配体的衍射峰越来越强.而TEM表征则说明,层状碳配体首先在催化材料的边缘开始生成然后逐渐覆盖催化材料的表面.

 

控制实验(a,DMF加氢反应;b,二甲胺与CO 2 /H 2 制备DMF/三甲胺)

 

为了验证层状碳"固体配体'修饰的CuAlO x 催化剂对于产物选择性的调控作用,研究人员分别以DMF加氢和CO 2 催化胺化制备DMF/三甲胺为模型反应进行了控制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相比于 CuAlO x 催化剂,层状碳"固体配体'修饰的CuAlOx展现出很好的抑制DMF进一步加氢形成三甲胺的性能.

 

 

DFT计算 

 

进一步的DFT计算结果表明 ,相比于裸露的Cu(111)面,DMF在1,10-邻菲罗啉修饰后的Cu(111)面转化为三甲胺的各个中间态能垒显著增加,从而有效地降低了DMF进一步加氢为三甲胺的可能性.

 

该工作为精准/可控合成具有特定活性位点的多相催化材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并为均/多相催化剂的融合以及二氧化碳的催化转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思路.

 

更多科研论文服务,动动手指,请戳 论文润色投稿期刊推荐论文翻译润色论文指导及修改论文预审

语言不过关被拒?美国EditSprings--专业英语论文润色翻译修改服务专家帮您!

上一篇:润色sci论文后发表可能性更高吗?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艾德思:中国人民大学与nature的初次相遇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凡注明来源为“EditSprings”的论文,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EditSprings并附上论文链接。

最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