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国波士顿
更专业的论文润色机构
400-110-1310

咨询学术顾问:400-110-1310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9:00-23:00

建议反馈/客户投诉:Editsprings@163.com

微信扫码二维码,添加学术顾问企业微信

您还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按钮,与人工客服直接对话,无需等待,立马接入。

在线咨询
欢迎关注“艾德思EditSprings”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获取最新优惠和写作干货,
随时手机询价或咨询人工客服,更可实时掌握稿件
进度,加速稿件发表。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服务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值得相信吗?

艾德思 | 2023/12/06 11:17:02  | 265 次浏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值得相信吗?今天这篇文章,我将说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下文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值得相信吗这个问题的所有回答。与君共勉。

这是一位作者在知乎上的提问,原问题内容是:国自然连续两年不中,工材口(非 生化环材 天坑专业),五篇一作+IF>5(无水刊),本子质量自我感觉中上等,却连突出重围的机会都没有,是不是没有机会了。

  从问题来看,这大概率是一位青椒的困惑。再往下面看答案,学术圈江湖的血雨腥风一览无余。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会有纷争,既得利益者要维护,失意的人要反抗,即使在外人看起来崇高无比的学术圈里,这种事情依然成立。原问题的答案非常精彩,我推荐大家去知乎网页查看,尤其是针对一些回答的二次回答也很精彩,不要错过。

  “相信”是一个很主观的心理活动。我相信我的学生都有远大前程,这不代表他们真的都有远大前程,而在于我对他们的判断标准,我觉得他们都达到了我心目中好学生的样子,所以我才会相信他们都有远大前程。同样的道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否值得相信,取决于你对它的判断标准。

  如果一个人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们通常会从两个角度判断他,一个是他的学术能力不错,另一个是他的学术资源不错。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学术能力不错的话,会对学术资源有加成作用,而且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反过来的话,加成效果就没有那么明显了。为了更好地分析,我们就假设这是两个独立的变量吧。

  现实情况是,学术资源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影响非常大。但是,基金委想要给所有学者打造的印象是,一个人获得资助完全是由于他的个人能力比较突出。这几年基金委的一系列改革动作也是向外界传递了这个信息,比如说基金委在安排申请书审核的时候,会刻意将标书分给有相关研究,但是却不完全相关的人手中,我猜其中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扩大范围,防止有些人通过资源挨个打招呼,通过人际关系拿到项目。

  外人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期待也是如此,这就像两个球队比赛一样,我们想看的是一支球队光明正大地凭借实力淘汰另外一支球队,但是如果两支球队私下里有利益往来,在赛场上打假球,观众肯定想退钱。学术资源就像房间里的大象,很多人在私下里讨论,但是明面上都不敢说,就好像它不存在一样。

  所以,如果你对基金委的评价标准是所有通过的申请书完全不掺杂任何学术资源,那你肯定不会相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因为现实情况就是学术资源无处不在,在现有背景下,你几乎无法消除这个变量的影响。

  我个人觉得,即使我们控制了学术资源这个变量,也无法确定通过申请的人比没通过的人学术能力更高明一些,因为本质是否通过是个人的主观判断。我如果主观判断一份申请书有意义,我可能就会给个A,这里的关键词是主观判断。主观判断意味着我只能遵守自己的标准,而别人有另外一套判断标准。就像一篇论文的审稿意见,有的专家给了小修通过,有的却提出很多问题后直接拒稿。

  我每年要给很多人修改申请书,有一些申请书从我个人的标准来看,肯定是过不了的,创新点过大,研究内容空洞,技术路线图没有逻辑,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好的。如果你觉得同事能力不如你,但是他的本子通过了,你却没有,我猜你大概率会觉得国自然不值得相信。

  要回答国自然值不值得相信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搞清楚,到底要相信什么?如果要让我相信,中了本子是纯个人实力,跟学术资源无关,那我肯定是不相信的。如果要让我相信,只要有实力就一定能中,那我肯定也是不相信的,我觉得基金委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因为这可能会导致学术资源过度集中在某些群体手中。

  但是,如果要说,申请国自然的都是积极向上的科研工作者,我肯定相信;如果要说,申请国自然需要认真准备,没有认真准备的,基本上都会被毙掉,我肯定相信;如果要说,个人能力会在申请国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我肯定相信;如果要说,未来国自然的重要性并不会降低,要想努力往上攀爬,即使环境再恶劣,我们还是得一次次申请国自然,我肯定相信。

  相比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值得相信吗?我认为更有价值的问题在于我该怎么从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学术资源方面,我没有办法给你什么指导,下面我仅从申请的角度给想要申请国自然的朋友一些小小的建议。

  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国自然通过率每年都在降低,因为申请的人数越来越多了。而且,现在很多年轻教师非常优秀,既饱含热情,又富有创造力,跨领域研究的思想也是信手拈来,这确实是好事,但是对于申请国自然的人来说,这也意味着大家会非常卷。中等水平的国自然申请书可能已经不够用了,要非常优秀才行。所以,你要反复打磨你的本子,对自己要有一个几乎苛刻的要求。

  我举个例子吧,我看很多人在本子中绘制的技术路线图实际上都是有问题的。所谓的技术路线图,指的是本研究的指导思想,虽然我们一定会在本子中默认这个项目会成功,但这其实根本不符合真实情况。在研究开展之前,你应该是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所以按理说,你的技术路线图需要明确地指出,如果你某一个关键的步骤无法实现应该怎么办。但是,我看了那么多的技术路线图,很少有人把这个关键步骤画出来。我认为这就是反复打磨本子的意义。

  反复打磨本子之后,一定要请熟悉相关领域的人帮你通篇修改一下。有人强调,一定要请相关领域专家通读本子,我认为光请专家是不够的,一定要多请几个人看看,甚至请同组的博士生看看也行,很多专家眼光高远,却容易忽略一些低级错误,比如错别字,往往一些细心的博士生能够发现这些错误。

  有人批评国自然评审制度,这个我不做评论,因为真理的对面往往还是真理,批评是好事,但是落实成新的制度往往没有那么简单。不过,关于国自然的有效价值到底有多少,我觉得可以深入讨论一下,我个人的观点是恐怕没有那么乐观。

  上个月25号,广西审计厅对9所区管高校2020-2022年度财政补助高校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审计时,公布了一个数据:有一所高校累计获得财政投入科研经费1.79亿元,实施科研项目702个,仅有5个项目成果实现市场转化,占比0.71%;有一所高校累计获得财政投入科研经费1.31亿元,实施科研项目862个,实现成果转化0个。这就是国内学术界的一个怪异现象,花的钱越来越多,落地的东西越来越少,甚至完全没有。有人拿这个事情开玩笑说,华为一个5人小团队,3个月就能搞出来一个落地产品,要是拿到高校去做,恐怕两个国自然基金,耗时五六年都不一定能做出来。

  我跟很多离开高校出来创业的人聊过天,这里面有很多聪明人,从他们那儿听到的都是对研究成果无法落地的哀怨。当前的学术圈子里,比较有效的评价标准是发表论文,大家都在追求高质量期刊和高引用率,发表的论文越多越好,很少有人关注写的东西能不能真的转化成产品落地。我听到对这个现象最极端的评价是,大家都在追求这种黄金大便。

上一篇:国自然标书撰写技巧之类器官实验方法

下一篇:怎样通过艾德思润色公司的专业服务提高SCI论文的发表效率?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凡注明来源为“EditSprings”的论文,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EditSprings并附上论文链接。

最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