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国波士顿
更专业的论文润色机构
400-110-1310

咨询学术顾问:400-110-1310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9:00-23:00

建议反馈/客户投诉:Editsprings@163.com

微信扫码二维码,添加学术顾问企业微信

您还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按钮,与人工客服直接对话,无需等待,立马接入。

在线咨询
欢迎关注“艾德思EditSprings”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获取最新优惠和写作干货,
随时手机询价或咨询人工客服,更可实时掌握稿件
进度,加速稿件发表。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服务号

读完这篇文章,再决定是否要留在学术界-EditSprings艾德思

科研圈 | 2017/01/05 00:00:00  | 1893 次浏览


  • 本文意在讨论是否适合留在学术界的客观条件,倾向性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多维度评价个人研究能力,课题质量。


博士毕业不再等于有教职,遍地都能挖到金矿的科研时代也已过去。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个人投身学术界之前都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我在科研界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或许你真的要考虑自己是否适合留在学术界。如果将核心竞争力量化,那么有竞争力意味着你至少在所在机构排名前10%。

 

你真的是那10%吗?


不论我如何向刚入学的博士们强调这个问题,大家总认为我在说笑不肯当真,如果你:


1. 坚信自己可以在学术界取得一番成绩,不论周围迹象多糟糕。

2. 不必担忧经济问题和过饱和的博士人才市场。

 

请不要继续读下去,这篇文章不是为你而写。但如果你也在纠结这些问题,请继续:

 

博士毕业后是否该留在学术界?


或许你已经发觉自己没达到留在学术界的标准,看着在实验室待了一年又一年的博士后,暗自盘算怎样避免像他们一样。希望我的建议能帮到你。

 

我们不妨把博士归为两类 A 和 B,简化条件,假设他们的智力水平和对科学的热情相同。但最终只有一个人能留在学术界。


对于 A 和 B 而言,在学术界成功需要三个重要因素:课题质量实验室氛围自身及导师的声誉。三者彼此联系,互为基础。

 

课题质量


A 的课题前途光明:

  • 他所在的实验室已经在这一领域积累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和声誉;

  • 他的课题是已发表的课题的后续研究;

  • 实验室能提供足够支持(包括设备,器材,技术);

  • 课题的研究问题明确,时间安排合理;

  • 一旦项目进展出了问题,A 可以快速和导师商量寻求意见,修改项目方案,重新继续。


但相比之下 B 的课题就逊色很多:

  • B 的课题有很大不确定性;

  • 这一课题要么发表顶尖论文要么一无是处,并没有中间选择;

  • 实验室缺乏此方面经验;

  • B 把所有时间精力押在这一个课题上;

  • B 从之前尝试过这个项目的成员那里接手这一课题,而之前做这个的人去向不明。

 

我们可以把 A 的课题称作按部就班式课题,把B的课题称作冒险式困难课题。常见的困难课题有两类:


大海捞针式:这类课题建立在分析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其中有很多值得挖掘的问题。如果你选择的着手点很有趣的话,那么你很可能做出一项不错的研究。但是如果这个目标不可行不有趣,一定不会有论文。可怕的是,碰壁之后的你很可能埋头乱撞,盲目选择类似的糟糕课题。


空中楼阁式:一个项目往往基于多种方法,但是熟悉新的方法很花时间,人们往往会中途遭遇各种困难和挫折而放弃。如果你负责为实验室研究一种新的方法的话,并希望以后沿用这些方法。请做好博士延期的心理准备。

 

这两类课题对于最好交给实验室那些没有时间限制和发论文要求的人。不过一旦他们选定可行的研究对象,或建立起新的试验方法,你就需要积极参与接下来的初步研究。毕竟科学本身已经够难了,自己就不要选择“困难”模式了。

 

如果你认为你和 B 的情况类似,继续研究下去,你会越来越难得到好数据,发言机会越来越少,在各种会议中出现的机会、发表的论文数目也会逐渐减少,在申请奖学金上也越来越没有优势。这一切都源于你没有好数据。


或许很多人已经迫不及待要来反驳我了,我承认任何规律都有例外,但经过多年观察,我认为把学术生涯系在这类高风险的课题上是不明智的。

 

上一篇:一个99%能发核心论文的方法介绍

下一篇:年终盘点:2016年国外生物医学重磅研究-EditSprings艾德思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凡注明来源为“EditSprings”的论文,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EditSprings并附上论文链接。

最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