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国波士顿
更专业的论文润色机构
400-110-1310

咨询学术顾问:400-110-1310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9:00-23:00

建议反馈/客户投诉:Editsprings@163.com

微信扫码二维码,添加学术顾问企业微信

您还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按钮,与人工客服直接对话,无需等待,立马接入。

在线咨询
欢迎关注“艾德思EditSprings”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获取最新优惠和写作干货,
随时手机询价或咨询人工客服,更可实时掌握稿件
进度,加速稿件发表。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服务号

质化研究方法小谈

论文润色 | 2019/07/26 11:42:24  | 742 次浏览

18世界的法国哲学家孔狄亚克写过一本著作名为《人类知识的起源》,他在书中宣称知识起源于经验,发端于感觉,没有经验和感觉就不可能有知识。事实上,人类知识的来源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早期的原始人类依靠经验、再到诉诸权威,然后是古希腊哲学家提出的演绎推论、归纳推理、再到目前普遍使用的科学实证,人类社会在不断祛魅化、科学化,关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认知也在不断深化。艾德思希冀借由此文为众多自然领域研究者以及从事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的入门者提供认识质化研究的材料,文中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资源。学术指导在是发论文的必要环节,可以大大提高发文的效率。

 

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领域日益取得重大突破,社会生产力得到了飞跃式发展,人类关于技术的崇拜日益狂热起来。在科学研究领域,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量化研究方法以其数量化、精确化、可重复性等特点而深受研究者的青睐,人文社科领域也受其影响兴起量化之风。

 

正如一位学者所提到的,社会科学也开始像生物科学一样习惯于拆分人体进行分析。拆出我的各种身份:大学老师、父亲、人类学家、在一线城市工作、来自遥远的七八线城市你看到我身上一个又一个的标签,各自构成一个研究主题,如阶层、性别、家庭,可分别研究。但这样理解的不是我,是我背后的社会构成机制,就像研究我的生物构成,看到的是在我身上运转的自然机制。

 

然而越来越泛滥的量化研究引起了西方部分研究者的反思,他们认为量化研究将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作形式化、凝固化、简约化和静态化的处理时,损害了社会现象本身的整体性、意义性和动态性,未能在微观层面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质的研究方法正好能够弥补量化研究的这些不足。他们重新审视社会科学研究中运用量化研究方法的局限性,重新认识质的研究之重要性,质的研究方法逐渐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采用。

 

美国人类学家弗朗兹·博厄斯认为人作为一个整体,有部件之外的东西,如自我意识。怎么才能把人当成一个整体来研究?要理解个体性,把鲜活的个体当成完整的研究对象。回到人类学,不拆分地理解一个人,我们要跟人生活在一起,看到发生在他身上的所有事情,不仅从理智上理解他为什么这样,还要从情感上接纳他,从他的感觉去感受世界,从他的经历看他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他。这种方法就是质化研究。

 

一、质化研究是什么?

 

质的研究首先基于解释学的理论,解释学发源于象征互动主义和现象学。与实证主义相反,解释学认为价值和理论中立是不可能的,社会是人创造的,各种社会现象的产生与发展受人类心智的影响。在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个人在感知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等方面的认知特点,在需要、兴趣、价值观、能力、性格等方面的个性特点和研究者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研究时的情感、情绪状态等都会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研究的进程。

 

解释学不承认研究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截然分开,认为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是相互依存、互为主体的过程,通过主体反映出来的客体,其实是主体眼里的客体,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解释,是主体在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客体的一种意义建构。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主体间性”。此外,质的研究也吸取了人种方法论和文化概念论等理论的研究成果,强调研究者要了解人们的行为,就要努力的进入当事人的经验世界,去了解人们是如何观看、理解和解释他们生活世界中的次序,并设法将当事人潜在的或者说是暗含的社会文化转化为明显可见的特质。

 

二、质化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搜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研究结果的呈现要以文字形式为主,非数据可辅助图表、照片以及录影、录音予以解释。

 

2.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将研究者个人经验与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通过自身的体验对研究者的生活故事作解释。研究者要从被研究者的角度出发,了解被研究者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和知觉规则,了解自己是如何获得对对方意义的解释,自己与对方的互动对理解对方的行为有什么作用。

 

3.研究是不断演化发展的

质的研究中主要是发现什么,而不一定要证实什么,也就是通过对观察、访谈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这种归纳分析是持续的,通过在不断的搜集资料、不断的分析归纳中发现其中的关联性。

 

4.研究取向的价值性

质的研究认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的是社会现象而不是物的现象,关于人的研究与自然科学中关于物的研究是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的,社会科学的任何研究都是以价值为基础的。研究者的生活背景、思想理念、价值观念和方法论等方面的特点与差异都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研究的过程与结果。这种影响一方面表现在课题的选择、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等研究环节之中;另一方面表现在研究时与被研究者的互动过程中。

 

因此,质的研究承认价值涉入的存在,一方面承认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始终以自己的主观视角去审视研究中的情景和情景中的人;另一方面,质的研究强调研究者要转换社会视角,要作为一名“学习者”去主动理解和学习当事人的知识经验和意义建构,研究者和被研究者是互为主体的互动关系。

 

母语润色专业翻译论文预审修改指导图表服务 ¦基金标书用户评价联系我们

语言不过关被拒?美国EditSprings--专业英语论文润色翻译修改服务专家帮您!

上一篇:sci润色和投刊指导的区别,哪个好?

下一篇:期刊编辑手把手教你写出合格论文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凡注明来源为“EditSprings”的论文,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EditSprings并附上论文链接。

最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