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文章没有简单的公式可以遵循。不同学科领域内的编辑要求会不一样,即使是同一领域内,要求也会有所差别。但无论如何,所有学者都会面临各自的挑战。例如:如何回应审稿人的反馈意见?如何组织论文框架?是否应该根据返稿意见反复修改再重新提交?来自不同背景的期刊编辑就以上问题给出了以下建议。
发表SCI论文并不容易。我们需要了解它的所有方面。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来说,是否在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是其进入学术前沿的基本标志。
目前,在国际科技英文期刊发表的论文中,中国作者姓名的出现形式在国际英文科技期刊上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很不规范。这种现象给数据统计、资料查询和文献检索带来很大的困扰。
说到职称,大多数基层医务人员的共同感觉是发表论文太难了。这不仅与供需严重失衡有关,而且与各级期刊质量要求较高有关。
通常出现在CSSCI即来源期刊目录上的刊物叫C刊,C刊还有拓展版叫C扩,因其关系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学科排名和教师的评优晋升,又称为中国学术GDP指数
6月2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获悉2019年6月20日发表的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优秀中心《期刊引用报告》科学与中国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国际学术期刊《分子植物》(分子植物)由科学研究所共同发起,已超过10分,并上升至10.812。
SCI论文的出版确实很难,不仅是因为竞争,还因为期刊的质量要求因期刊而异。为了提高SCI论文的发表概率,我们首先应该在交付之前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我们自己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