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国波士顿
更专业的论文润色机构
400-110-1310

咨询学术顾问:400-110-1310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9:00-23:00

建议反馈/客户投诉:Editsprings@163.com

微信扫码二维码,添加学术顾问企业微信

您还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按钮,与人工客服直接对话,无需等待,立马接入。

在线咨询
欢迎关注“艾德思EditSprings”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获取最新优惠和写作干货,
随时手机询价或咨询人工客服,更可实时掌握稿件
进度,加速稿件发表。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服务号

艾德思:教授发问SCI真能摧毁中国医生吗好医生该有什么特质

论文润色 | 2019/06/05 10:00:26  | 475 次浏览



网上一篇「两会最『火』提案:被sci摧毁中国医生」的公众号论文,博得不少眼球,中日医院呼吸中心也有医生转发,我很担忧.

首先,我不认识发出原声的那位教授,也不清楚这位教授是否的发出这样的提案,或者这位教授的原意也并不像公众号论文题目所表达的那样.但是,如果我不说出一点基本事实,怕真的会影响我们呼吸中心的青年医生.

sci是评价学术期刊的一个指标,代表该杂志收录的科研文章被同行转载引用的概率.

sci分值越高,代表该杂志的引用率越高,在该杂志发表文章的难度也越大.

sci期刊往往采取同行匿名评审的方法,一个目的是帮助期刊评价研究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另一个目的是借助同行的修稿建议帮助作者完善文章.

文章只是研究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他还有专利保护下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药物.sci文章往往是以英语发表的,如果英语写作有困难,咱们的青年医生也可以用中文写作,在国内期刊(同样需要同行评审)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我一直不明白:sci文章有利于医学科学的进步,有利于医学同行的国际间交流,「sci摧毁中国医生」从何说起?

看完这篇博文我才明白,sci文章是某些医院评价医生的唯一标准了,是没有发表sci文章医生晋升的障碍了.

sci文章作为评价医生的唯一标准,我也不赞成.sci文章可以作为评价医生科研能力和科研质量的指标之一,但是与日常的医疗工作评价不直接相关.昨天在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开会,带着这个问题,我问同样是呼吸科医生的华西医院李为民院长.李院长说:华西医院是通过对收治病人的CMI(难度指数)来评价医生的医疗绩效的,评价医疗绩效并不考虑sci.华西医院对于只干临床,不做科研的医生(只是少数),允许他们/她们在病房带教规培的住院医生,但不能晋升副教授和教授,不允许指导研究生. 但是,如果把「中国医生被sci摧毁」泛化理解为「中国医生都不应该做科研」,中国医学和中国医生才真是进入到黑暗,才真的被摧毁了.

中国医生应该,而且必须做与临床工作相关的科研.由于人体和疾病的复杂性,医生不可能像汽车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一辈子只从事一件重复性的工作.当青年医生经过规范化住院医生和专科医生培训后,开始独立行医以后,他一定会每天遇到大量解释不了临床问题.遇到问题怎么办?大家都认可,那些走路/吃饭甚至睡觉都想着自己所管病人难题的大夫是好医生.遇到难题,可以请教有经验的同行,可以检索文献(大多数最新的有价值的科研文献是sci文章).读书是最重要的解决困难的办法 ,读书,是好医生的第一个特质 ,读书也是科研的重要一环.即使在「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的年代,都有很多医生喜欢读书/喜欢探索新知识;那么,在知识爆炸的当代,我们作为医生的这一群人,怎敢以「忙/累」为借口不读书呢?好的临床医生都是喜欢读书的医生.不学习,不更新知识,怎么都不敢说自己是一个好医生. 很难相信,一个工作30年的医生,一辈子就总结不出一点点经验,拿来和同行分享.

但是,好的医生只是读书还不满足,因为文献并不能解决自己的所有难题.尤其是不断遇到类似的没有答案的难题怎么办?那只能靠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细致的观察,通过思考,再凝练出科学问题. 思考,是好医生的第二个特质. 思考,才能不人云亦云,才能体现医生是一个独立的知识分子.青年医生的培养,我们不能采取汽车工厂流水线上工人的培养模式,我们鼓励青年医生思考/敢于质疑/敢于提问题.在日常临床工作中,遇到难题的时候,我们鼓励青年医生结合文献检索所得,把对临床难题的思考写在病历上,这样病历就不再仅仅是一笔流水账,病历也可以成为一种科研文章. 我一直觉得: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医生才能是好医生.

坚持,是好医生的第三个特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医疗的第一生产力.现在,国际间的竞争愈来愈严酷,中国与国外的差距很大.中国的医学科学问题需要中国医生去解决,中国医生不做科研,谁做科研?难道还能指望国外医生完成科研,给我们中国患者提供免费午餐吗?那是做梦.但是,不得不承认:医生做科研很难,很难,很难.医生干临床工作,至少还受过专业训练,至少从事重复性的临床工作没有困难.可是,临床科研就难了,需要重新学习/下班后自学.研究过程中不断碰壁,失败,失败,失败.还不一定能出结果.崩溃!但是,中国医学界不缺少勤奋和有持久热情的青年医生,他们/她们坚持,他们/她们投入,这样的医生才是真正的好医生,中国医学界的希望就寄托在他们/她们身上.

最后,我想谈谈科研成果是否必须发表sci文章.答案是不一定需要.发表文章目的是为了介绍自己的研究工作,希望对同行的工作/对病人的诊疗有帮助.如果受益人群只是中国患者,以中文发表更好.如果为了造福除中国患者外的全球其他国家患者,或者为了体现中国的大国地位,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和尊重,发表sci文章更好.100多年前,伍连德博士不是也在Lancet杂志上介绍了中国防治鼠疫的成功经验了吗?

作者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日医院呼吸中心常务副主任 曹彬

原标题:曹彬:sci真能摧毁中国医生吗?真正的好医生是怎样练就的?

 

 

更多科研论文服务,动动手指,请戳 论文润色投稿期刊推荐论文翻译润色论文指导及修改论文预审

语言不过关被拒?美国EditSprings--专业英语论文润色翻译修改服务专家帮您!

上一篇:sci在线指导效果如何?这些优点不容忽视

下一篇:艾德思:基于SPOC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模式优化策略探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凡注明来源为“EditSprings”的论文,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EditSprings并附上论文链接。

最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