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国波士顿
更专业的论文润色机构
400-110-1310

咨询学术顾问:400-110-1310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9:00-23:00

建议反馈/客户投诉:Editsprings@163.com

微信扫码二维码,添加学术顾问企业微信

您还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按钮,与人工客服直接对话,无需等待,立马接入。

在线咨询
欢迎关注“艾德思EditSprings”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获取最新优惠和写作干货,
随时手机询价或咨询人工客服,更可实时掌握稿件
进度,加速稿件发表。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服务号

艾德思:科学网国内治理学术不端为何缺乏内力

论文润色 | 2019/06/04 09:23:28  | 380 次浏览

自近代科学产生以来,揭露学术造假/惩治学术不端,历来是繁荣学术/保护学术生态/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战场,也备受科学界所重视.

 

国内与国外在披露学术造假过程中却并不相同,这也反映出国内在遏制学术不端机制上的差距与不足.

 

与国外学术公司多主动揭露自身内部学术造假不同,"我们的学术不端问题几乎都是由外部'抖出',学术公司内部似乎缺乏学术不端问题的识别能力,而非靠外部力量'捅出'而不作为'.

 

那么,为什么我们缺乏揭露学术造假"内力'呢?

 

综合专家学者的分析,造成学术不端和揭露学术造假"内力'缺乏的原因众多:"利益链'的巨大诱惑/过度"行政化'弊端/学术评价标准不当/学术监督体系缺位/学术共同体失能/学术道德知识缺乏等等.为此,在多要点构成的学术造假上构筑防线是必要的.

 

然而,仅靠在这些"外力'上下功夫是远远不够的,提高学术道德/惩治学术不端,主要不是靠外部的力量,根本上还是要靠科学"内力',靠学术公司/学术单元内在的良好运行机制,这是学术生态良性运转的正途.科学的良性运转从根本上来说需要靠科学"内力'调控.

 

那么,科学自身有没有这套调控机制呢?有!这就是科学的质疑批判机制,这是自近代科学产生400多年来一再证明的繁荣学术/遏制不端的有效机制,而且这个机制是科学内生的,不是外力加在科学身上的,它是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以质疑批判为机制的学术交流是科学的免疫系统,是科学必不可少的自我纠错机制.

 

质疑批判是科学发展进程中依靠自身力量的一种创新机制与纠错机制.这种机制是在学术民主的环境中,通过科学家之间的自由交流,并在交流中,运用质疑/争鸣/批判的方法,以认识隐藏在自然事物背后的秘密并及时纠正不符合客观世界的认识,使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能胜利地到达到彼岸.正如科学学家精辟论述的那样,学术交流是"科学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机制'.在这个"基本机制'中,纠错机制非常重要,学术交流如果失去了纠错机制,那么学术交流的价值观就有问题了.

 

一个组织内部如果没有自我纠错机制,这个组织是难以长久的.科学作为人类探索自然世界的一种活动,在400多年近现代科学史中,之所以不断繁荣发展,也正是因为科学具有一套自我纠错机制.纠错与创新同样重要,同样功不可没.这两个机制其实是不可分割的一体,没有纠错的创新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可以说,创新与纠错是经略科学的精神路标.

 

质疑批判是许多科学大师的精神品格,这种品格在钱学森科学思想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钱学森当选中国科协主席之后,他发现当时学术交流的封闭与一言堂现象.他说:"在我们思维科学这个新的领域里,没有什么权威,不能搞一言堂,大家充分发表建议,互相交流,争吵一下也没有关系.暂时统一不了认识,也不要紧,慢慢来.总之,我们既要严肃认真,又要生动活泼,充分发扬民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缺乏学术交流质疑批判的负面挤压效果,一段时间长期显现,科学精神长期不振/学术造假猖獗盛行,申报科技成果的浮夸/包装拼凑等不良风气难遏/科研界风气日益浮躁,至今学术环境存在的种种突出问题,无不与质疑批判思想的缺失有关.学术环境的不良不仅有学术作假,也包括缺乏敢于质疑的学术氛围.

 

如同一个没有白血球和免疫系统的人体难以抵御细菌和病毒的侵袭一样,我国科学机体缺乏质疑批判这一科学自我纠错机制,为学术不端猖獗留下重大隐患.在名利重重诱惑下,一些人或明或暗地用学术资源去做交易,当学术资源不够时有人不惜用学术名义去冒险,最终走上学术道德的歧途.

 

科学研究中学术不端从来就蛰伏其中而不论西东.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思想家,很早就开始忧虑,科学技术和资本密切结合之后出现的失控现象.据说,以学术资源在学术市场中"换取收益'"获得名利',就是西方一位名叫布尔迪厄的社会学家发现的"理论'.说白了,这个"理论'就是为学术交易正名.因此,西方的学术造假/文章撒稿事件照样层出不穷.在学术不端的生成上,东西方没有本质差别.差别在于,他们较早就密切关注学术"失控现象'而产生一种"对内学术诉求',因而学术交流质疑批判,在外国普遍正常而在国内则罕见;差别在于,怀疑主义在西方科学文化成为科研规范,理性及质疑批判成为西方科学文化的标志.而中国的科学文化尚在起步阶段.得益于西方有相对规范成熟的质疑批判机制,不仅学术见解不同可大胆争鸣质疑,对学术造假也有勇于揭露/穷追不舍的传统.在这种科学文化影响下,西方学术单位对自身内部的学术不端多"主动举报'并"要求撤下',也就顺理成章了.

 

我国一些学术单元和管理者常常以取得科学共识为学术交流目标,不愿意甚至回避质疑批判,一些科技工件者即使有不同学术见解因为怕"伤面子'"得罪'权威而不敢当面质疑,殊不知这种敝屣质疑批判的做法不仅使正常的学术争论消缺,造成创新动力不足,也使科学自我纠错机制缺失,造成科学大厦的基础不牢.

 

真正的科学家无不高度重视科学的质疑精神气质.在爱因斯坦与玻尔著名的学术论争中,他们互相挑战对方的学术论点,回击对方的学术论证.科学史表明,科学在取得共识之前,往往都经过质疑/争鸣这个过程,没有也不可能一开始讨论就取得共识.没有科学争论的"共识'不是真正的共识.质疑是认识科学的一个过程,甚至是科学认识的一个常态,而共识往往是过渡期,即使科学一时取得共识,新的质疑又会产生.

 

一百年多年来,国际科学界推崇和向往的如卡文迪许实验室/贝尔实验室/哥本哈根学派等,他们创造的为科学界所称道的科研环境有诸多要点,其中质疑批判为核心要点之一不可或缺.在这里,质疑批判成为学术创新的催化剂,催生了大量足以影响人类进步的重要科学成果,培育了众多令人瞩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创造的科研制度和良好学风,也成为世界科学圣地和人才成长的摇篮.

 

借鉴世界学术交流质疑批判机制,针对惩治学术不端"内力'缺乏之症,有必要从根本上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倡导质疑批判的科学精神气质,着重树立新一代年轻学者的学术心态与观念,在加大惩治学术不端"外力'的同时,注重提高学术单元识别/揭露学术不端问题的内生动力.揭穿学术不端的云遮雾障,我们应当在挖掘遏制学术不端的源头活水上,在提高科学自我纠错"内力'和优化学术环境这些基础性的"工程'上下功夫.同时,对于2016年1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建议>"鼓励学术争鸣和质疑批判'条款,应当适时细化,使学术生态环境走上良性持续发展之路.

()

<中国科学报> (2019-03-18 第8版 博客)

 

 

更多科研论文服务,动动手指,请戳 论文润色投稿期刊推荐论文翻译润色论文指导及修改论文预审

语言不过关被拒?美国EditSprings--专业英语论文润色翻译修改服务专家帮您!

上一篇:润色论文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需要润色论文?

下一篇:艾德思:居民汉学家易劳逸解读中国肆百年社会经济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凡注明来源为“EditSprings”的论文,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EditSprings并附上论文链接。

最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