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国波士顿
更专业的论文润色机构
400-110-1310

咨询学术顾问:400-110-1310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9:00-23:00

建议反馈/客户投诉:Editsprings@163.com

微信扫码二维码,添加学术顾问企业微信

您还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按钮,与人工客服直接对话,无需等待,立马接入。

在线咨询
欢迎关注“艾德思EditSprings”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获取最新优惠和写作干货,
随时手机询价或咨询人工客服,更可实时掌握稿件
进度,加速稿件发表。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服务号

艾德思:王阳明绝口不提的心学前辈竟然是快乐的学术宅男一枚

论文润色 | 2019/06/03 09:46:28  | 549 次浏览

01

今天,我们经常会提到各种宅男宅女的趣事,从技术宅/术宅到二次元宅.而在五百多年前的明代,也有一个非常资深的学术宅男,他在家里宅了整整十年,几乎是足不出户,连食物都是家人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送到他这里.

不仅如此,这位宅男七十多年的人生,拜师/赶考/为官的经历都很短暂,大部分时间在家乡度过.虽然长期宅居家中,但他的影响力却没有因此减弱,慕名向他学习的人蜂拥而至.弟子中也建树的也不在少数.

值得一提的是,此人和被称为明代第一奇人的王阳明,也有着很深的渊源:他和王阳明的启蒙老师师出同门,他的亲传弟子又和王阳明是终生好友,但著作等身的王阳明,在他的作品中对这个人却几乎只字不提,这也有几分蹊跷.

这位有几分神秘色彩的超级学术宅男,就是被称为"岭南第一儒'的明代学者陈献章,也就是被后世称为"白沙先生"的陈白沙.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的故事.

02

陈白沙出生在广东新会,这个地方在近500年后又出现了一位大人物,著名的维新变法的领袖之一,近代史上鼎鼎大名的梁启超.

但在陈白沙的那个时代,岭南在文化方面和中原地区的差距还很大,此前能在思想领域产生全国性影响,大概也只有唐代的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而在惠能大师圆寂的七百年后,又一颗岭南文化的明星人物冉冉升起.

陈白沙童年很不幸,他是一个遗腹子,父亲在他出生前就去世了.父亲的过早离世,对于陈白沙产生很大的影响.

由于父亲不在,他对含辛茹苦抚养自己长大的母亲非常孝顺,而这也是此后人生大部分时间选择在家乡而没有远行的重要原因;此外,父亲的去世使得陈白沙童年的教育主要来自于他的祖父,而他的祖父偏向于老庄思想,这也使得陈白沙和同时代的学者相比,多了几分宠辱不惊的淡定.

不过,就此认为,陈白沙是一个逍遥无为/崇尚绝对自由的人,也是片面的,

陈白沙虽然一生保持着淡泊的态,但家国天下的情怀却依然深厚.据他的弟子回忆,每当他提到南宋的崖山海战中,陆秀夫背负着年幼的皇帝蹈海自尽的惨烈景象时,总是悲愤不已.晚年时,他还倡议政府为抗元死难的将士立碑,并亲自题写碑文.

超然物外的淡泊与心怀天下的悲悯,共同形成了陈白沙独特的人格魅力.

03

陈白沙从小聪明伶俐,读书很有悟性,不过和很多才华横溢的人同命相怜,陈白沙的科举之并不顺利,第一次参加会试,就以落榜告终.

落榜之后,陈白沙没有马上选择复读再战,而是去拜会当时的程朱理学大家吴与弼,希望能够学到一些更加究竟的人生道理.

这位吴与弼大有来头,不但学问好,而且对自己的立身行事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平时穿的都是布衣旧鞋,还亲自下田耕种,自食其力,当得其道德楷模的称号.

吴老师门下弟子的成材率也不一般.最值得一提的,是他有一个叫娄谅的弟子.多年以后,娄谅在家乡接待过一个18岁的年轻人,他教导这个青年钻研格物之学,成为青年在理学方面的启蒙老师,而这个青年正是此后成为一代宗师的王阳明,从这个意义上说,吴与弼也可以算得上是王阳明的师祖.

虽然吴老师品行端方,教学方式也有可取之处,但师徒缘分这种事情呢,毕竟是勉强不来的.陈白沙和这位吴老师,学到了一些治学的方式,但却始终找不到心灵的默契,半年之后,陈白沙选择了离开.

科举不顺,求师无果,陈白沙索性选择回乡闭门读书,自学成才.不过,向来主张乐学的陈白沙读书也不是那么苦大仇深的,他给自己建了一间颇具规模的书舍,还起了一个诗意的名字叫"春阳台'.从此,专心读书,足不出户.

那个时候没有顺丰物流,也没有美团外卖,当宅男并不容易.好在陈白沙的家人足够给力,为了减少对他的干扰,家人就在墙壁凿了个洞,饮食衣服都是由这个洞递进的,这也为陈白沙的宅居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在这段时间,倡导求之本心的陆九渊心学深深打动了陈白沙,取代了让他觉得沉闷的程朱理学,成为他思想新的栖息地.

04

陈白沙这一宅就整整宅了十年,其间,连大明朝的皇帝都换了三个,先是土木之变被瓦剌俘虏又放回来的明英宗朱祁镇,从弟弟朱祁钰镇手里把帝位夺了回来,接着,被废立多次的太子朱见深登上了帝位.

1466年,38岁的陈白沙终于出山,前往京师.当时的国子监祭酒邢让.听说陈白沙闭关十年的举动,有意的想试一试陈白沙的学问,给他出了个题目,题目是 根据北宋杨时的<此日不再得>一诗作首和诗,杨时,也就是著名的"程门立雪二人组'当中的一位,这首诗流传很广而且被人称道,给它做和诗并不容易,一不留神就变成了狗尾续貂.

不过,这难不倒陈白沙,他凝神冥思,不多时,就挥毫而就.邢让看完之后惊叹,这首诗比杨时的原诗更有水平,从此,邢让在朝堂上逢人就说,真正的大儒已经横空出世了.有了国子监邢校长的大力普及,陈白沙的名气很快就传遍了京城,各界名流纷纷拜访,风头直逼今天的各路知识网红.

可惜名望归名望,或许是陈白沙闭关十年修炼的主要是个人素质而非应试能力;又或者是陈白沙的才华引起了当时并不算清明的官场的嫉恨,总之三年后他第二次参加会试,结果还是落榜了.

好在本性洒脱而且对治学更感兴趣的陈白沙,看得异常通.,既然仕途受阻,就回乡安安静静地教书吧.

05

应试能力或许不尽如人意,但陈白沙当老师却是一把好手,和那个时候习惯正襟危坐,板着面孔的宿儒们相比,陈白沙老师提倡的快乐教育,对学子们的吸引力不言而喻的,短短的时间就圈粉无数.

陈白沙老师倡导的教育理念,被称为"自得之学',简单的说,就是向大自然学习.

既然大自然有春夏秋冬,周而复始,那么人心也要像自然的变化一样,不应过度的执着于某一种思想和理念,要具有怀疑的精神.即使是对于圣人之言和六经上的记载,也要有独立的判断力,这个就叫做自然.

在这个问题上,陈白沙说了一句在当时算得上惊世骇俗的话:

读书不为章句缚,千卷万卷皆糟粕.

一本书到底是精华还是糟粕?必须要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所以陈白沙要求学者边读边思,敢于怀疑,在他的教育理念中,做人和做学问是互为表里,而且要融为一体.

而陈白沙教学的方式,也大多不是通过著书立说来实现的,而是把诗作为教学的种要工具.

很多程朱理学的学者认为诗只是雕虫小技,而陈白沙对此不以为然,在他的眼中,诗是可以有大用出处的,可以阐释宇宙万物的道理,鸟飞鱼跃的启示完全可以应用到日常的生活和修养中,

遥想当年的学子们,在春阳台畔诗意盎然的气氛中跟着陈老师学习,想必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若干年后,快乐教学的陈老师由于教书教出了名堂声名远播,来自各界的邀约像雪片一般飞来,不过陈老师对这些浮名早已没有什么期待了,回答一般只有两个字:"不去!'.

就连江西的地方官员邀请他执掌白鹿洞书院这样的顶级学府,白沙先生也回绝说"'我和朱老夫子三观不合,讲的也不是同一套体系,还是算了吧."

直到当时的成化皇帝朱见深,夜听说了陈白沙的才能和德行,亲自征召,陈白沙难以推辞,才勉勉强强的进了京城.

没多长时间,陈白沙母亲生病,他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乞终养疏>给皇帝,成化皇帝大为感动,允许他回乡探奉母亲.在这桩辞官事件中,除了被后人大为称赞的孝道之外,陈白沙对当时官场相互倾轧的厌恶,恐怕也是他离开京城的重要原因.

自此以后,陈白沙回到乡间,专心从事教学,培养了大批人才,身兼礼/吏/兵三部尚书职务的重臣湛若水,以及官拜文华阁大学士的名臣梁储等人,都是他的的弟子,直至1500年,陈白沙在故乡终老.

06

陈白沙在后世得到了很多赞誉,在他去世的85年后,又获得了陪祀孔庙的待遇,成为岭南地区的第一人,但却唯独有一个人对他选择性的无视,这个人就是王阳明.

对于这一点,就连一百多年后,王阳明的余姚同乡黄宗羲也感到很困惑,在他看来陈白沙和王阳明两位先生的思想,最为相近,却不知为什么阳明先生后来从不说起.

有人认为,这是王阳明过于傲慢;也有人推测,两人之间可能存在着不为人知的重大嫌隙,

事实上,类似这样的分析恐怕有过度解读的地方.

首先,必须承认,王阳明和陈白沙的学说虽同属心学阵营,但也存在很大差异:

陈白沙和他的弟子湛若水都主张内在的心和外在的物是不可分割的,而王阳明的观点则是"心外无物'.王阳明和湛若水还为此进行了长达半生的论战,但这种论战这并未影响两个人的友谊.而且,根据记载,王阳明和陈白沙的其他门人也有一些交往,和这位比年长44岁,早在自己成名之前就已经仙逝的前辈,有重大过节的可能不大.

种种迹象显示,王阳明之所以很少的公开提及陈白沙,恐怕还是出自家庭出身和个人身份等更加现实的考虑.

大家知道,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明代的状元,和陈白沙大致属于同一代人,而陈白沙生前虽然拥趸众多,但他对正统的程朱理学发起的挑战,至少在他在世的时候,还是当时的很多主流学者不能容忍的,甚至视其为洪水猛兽.

而无论是从身份还是信仰的角度,王华都很可能将陈白沙的思想视为异端,对王阳明研读或接触陈白沙的学说也会有所限制;而王阳明本人在龙场悟道之后,,积极入世,在朝中担任高官,后来又被封为世袭的新建伯,在公开的言论和著作中,和终身隐居的陈白沙相比,终究要有所顾忌.

身份有差异,理念也有分歧,把这位心学前辈作为批驳的对象不太合适,作为理念的背书恐怕也是弊大于利.王阳明索性就把陈白沙当作一位"熟悉的陌生人',既不褒赞,也不贬损.这样的沉默,未尝不对这位前辈的另一种方法的尊重吧.

陈白沙和王阳明身后数百年间,阳明心学几经起落,在多个历史时期备受推崇,甚至在海外掀起了阳明学的热潮;相比之下,陈白沙的理念,在变幻的乱世中,未必有立竿见影的功效, 而被冷落.

不过从教育的角度来说,陈白沙主张的"自得之学',生机盎然,富于活力,尊重学习者,在规范有余,创意不足的传统教育中,是一抹难得的亮色..

民国时代的两大狂人——章太炎和熊十力,对前人学说多有批判,但在对陈白沙的景仰这一点上却难得的保持了一致:章太炎认为明代学者能从宋代儒学独立出来,自成体系,正是从陈白沙开始的;而熊十力在游学年代读到了陈白沙的学说时,觉得醍醐灌顶,顿悟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陈白沙思想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好的,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感谢大家收听,咱们下期再见.

论文转自"师之'app中的<教林广记>栏目,欢迎前往下载注册并订阅查看最新内容!

 

 

更多科研论文服务,动动手指,请戳 论文润色投稿期刊推荐论文翻译润色论文指导及修改论文预审

语言不过关被拒?美国EditSprings--专业英语论文润色翻译修改服务专家帮您!

上一篇:毕业论文确实抄了,但是为什么查重只有5%?

下一篇:艾德思:智媒时代下的播音主持艺术新观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凡注明来源为“EditSprings”的论文,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EditSprings并附上论文链接。

最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