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国波士顿
更专业的论文润色机构
400-110-1310

咨询学术顾问:400-110-1310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9:00-23:00

建议反馈/客户投诉:Editsprings@163.com

微信扫码二维码,添加学术顾问企业微信

您还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按钮,与人工客服直接对话,无需等待,立马接入。

在线咨询
欢迎关注“艾德思EditSprings”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获取最新优惠和写作干货,
随时手机询价或咨询人工客服,更可实时掌握稿件
进度,加速稿件发表。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服务号

艾德思:学术生涯永不言弃研究发现毅力和天赋同样重要

论文润色 | 2019/05/28 09:16:08  | 491 次浏览

 美国西北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在科学领域,天赋和力同样重要,那些在职业生涯早期遇到挫折但坚持不懈的研究人员,未来获得更大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1968 年,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家罗伯特 • 默顿 (ROBERT MERTON) 发现了科学界的一个现象,他称之为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

他观察到,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往往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机会,并因他们的工作获得不成比例的荣誉,从而产生累积优势,进一步获得更高的声誉和地位.与此同时,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往往只能为金钱和认可而苦苦挣扎.

"马太效应' 的名称来自圣经<马太福音>第 13 章第 12 节:"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

马太效应无疑是真实存在的.但是,美国西北大学的 Yang Wang/Benjamin Jones 和 Dashun Wang 等人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 在科学领域,成功并不总是孕育更多的成功,那些在职业生涯早期失败的科学家可能会从失败的经历中受益.

 

作者们通过收集 1990 年至 2005 年间初级科学家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提交的资助申请数据发现了这一点.他们特别关注了两组申请人: 一组在提交的申请中获得了相对较高的分数,但没有获得资助 ; 另一组得分相似,但成功地获得了资助.

研究人员将两组人分别标记为 "near-miss'(失败组) 和 "near-win'(成功组) ,然后考察他们长期的职业生涯成果.

 

图 1:near-win 组和 near-miss 组的数据比较

三位研究人员发现,从长远来看,职业生涯早期的挫折有时能激发更大的成功,而不是像马太效应所预测的那样,导致更多的失败.

早期被 NIH 拒绝资助的研究人员也更容易放弃,"失败组' 的科学家有 10% 的几率会从该行业 (在本例中是 NIH 系统) 彻底消失.这并不令人惊讶.

 

图 2:near-win 组 (蓝色) 和 near-miss 组 (橙色) 职业生涯的结果

令人惊讶的是,那些在第一次被拒后,坚持不懈地继续申请资助的 "失败组' 科学家未来的成就会比第一次就成功获得资助的同行更高.所衡量的是随后的 10 年里他们发表的所有文章的平均被引次数.

具体来说, 失败组中坚持不懈的科学家 在随后的 10 年期间获得的平均引用次数比 "成功组' 高 36%,所发表的 "热门' 文章 (被引量排在前 5%) 数量要比第一次就成功的同行多 39%.

 

以文章被引数衡量学术成功的结果 虽然其中部分原因可以用 "失败组中最弱的那些科学家放弃了' 来解释,但三位研究人员发现,"努力'/"毅力' 等其他不可观察到的特征也在起作用.

他们将 "优胜组' 中表现最差的科学家剔除,直到两组的放弃率相同.这样做之后,他们发现两组在随后 10 年的表现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他们得出揭露,认为其他观测不到的因素 —— 努力/毅力等也在发生作用.

作者认为,这些结果支持了 " 那些杀不死我的东西,只会让我更强大 ' 这一经典结论.

文章地址:

 

 

更多科研论文服务,动动手指,请戳 论文润色投稿期刊推荐论文翻译润色论文指导及修改论文预审

语言不过关被拒?美国EditSprings--专业英语论文润色翻译修改服务专家帮您!

上一篇:参考sci指导意见有什么好处?这六大好处需知晓

下一篇:艾德思:让动脉和心脏创口闭合的光敏胶粘剂自然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凡注明来源为“EditSprings”的论文,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EditSprings并附上论文链接。

最热论文